奥秘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标签:
中国 美国 亿元 关税 企业 公司 万元 游客 项目 产业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实时讯息

大江热议:340万元维修费,为何“粘不住”凤阳鼓楼几片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6:29:00    

大江网

  5月19日,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鼓楼楼宇(1995年重建)顶部一侧瓦片部分脱落,扬起大量烟尘。事发后,凤阳县文旅局迅速发布通报,称无人员伤亡。然而,令人关注的是,这座鼓楼去年才刚刚完成维修,竣工验收距今不到一年,且维修合同显示花费高达341.206万元。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和关注。

  如果将原因归咎于年久失修,那不得不让人对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疑问。凤阳鼓楼,位于凤阳县老城区,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于1989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楼宇部分已毁于清咸丰三年,现楼宇为1995年建设。这样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当地相关部门理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护。更何况作为现代重建的楼宇部分,相信只要能够做好定期的巡检、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应该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这种瓦片脱落事件。

  倘若问题出在去年的修缮工程,那情况则更为严重。高达341.206万元的维修费用,本应换来高质量的维修成果,为鼓楼的稳固和风貌延续提供保障,但现实却是维修后不到一年就出现瓦片大面积脱落的状况,这不得不让人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怀疑。从专业角度来看,传统建筑瓦作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如“压七露三”的比例要求,若施工过程中未严格遵循,极易因应力失衡导致瓦片滑落。而此次凤阳鼓楼瓦片脱落,是因为施工工艺不达标、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还是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都需要深入调查、给出结果。而对于公众关心的“如此质量如何通过验收”问题,也应该有一个交代,毕竟,在过去一些类似事件中,曾出现过个别人员为谋取私利,在工程招标、施工、验收等环节违规操作,导致“豆腐渣”工程频出的情况。

  凤阳鼓楼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能够代代相传。此次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文物保护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态度,确保每一项文物保护工程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徐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