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夫老太再婚,长子不愿赡养!看紫阳法官怎么弥合亲情

“感谢法官,要不是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现在孩子愿意支付赡养费,我的生活有指望了。”在赵敏秀法官的办公室,王老太动情的给她说道。母子亲情断线十余年
紫阳城关镇王老太与前夫生育两子两女,张某系大儿子。张某父亲去世后,王老太跟随张某共同生活。2013年,王老太与邻村也育有两子两女的刘某走到了一起,双方子女均不同意两人的结合,特别是遭到了张某的强烈反对。2014年,王老太在子女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刘某领取了结婚证,并和刘某共同生活至今。老两口的日常生活起居由刘某的儿子负责照料。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王老太和大儿子的关系陷入冰点,自此断联。
养老缺位老人伤心
2024年6月,王老太在菜地拔葱摔倒,住院治疗13天,期间其他子女均来看望照料,但张某一直未现身。王老太如今已78岁高龄,身体状况逐渐下降。因此,2025年4月,诉至法院要求张某履行赡养义务。但张某常年在外务工,一直逃避面对,当地司法所通知其调解也拒不参加。
王老太说:“自己十几年都是由刘某的儿子照料生活起居,但他右腿截肢后,自理都很难,更不要说照顾我和刘某了。所以我起诉要求张某每月给付赡养费并承担之后因生病住院产生大额医疗费用的四分之一。”
组织调解,难度升级
本案系家庭内部矛盾,王老太仅起诉儿子张某,但依旧存在较深的亲情纽带,若以判决结案恐怕难以弥合彼此之间的亲情,如能以调解定分止争或可弥合母子之情。承办法官赵敏秀法官看完案卷,决定组织先行调解。
5月15日下午2时,承办法官邀请了人民调解员到场参与调解,王老太、张某、张某叔叔等人均到场。一开始,双方你来我往,矛盾有升级的趋势。
“她已经嫁给他人这么久了,起诉让张某赡养,那是不可能的。”
“这么久没和自己孩子联系了,不能把不赡养老人的帽子扣在张家头上。”
消除隔阂,化解心结
赵敏秀当即决定采取“背靠背疏导+面对面协商”的方式,对双方参与调解人员逐一进行释法明理。
“王老太今年都已经78岁高龄了,今天来调解都是拄着拐棍来的,即便以前有了隔阂,但作为后人我们要把心放宽一些。王老太生育了你,生育之恩大过天,说到底她终究是你的老娘,赡养自己老娘是天经地义的。”
“刘某儿子照顾王老太十二年,要花费非常大的心血,而且右腿截肢了,自己生活都很困难,现在只能靠擦鞋赚点生活钱,我们不能要求他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独自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从法理到情理再到伦理,从司法判例到身边事例,赵敏秀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双方之间的对立情绪逐 渐缓和。
“赵法官,你说的我都明白,赡养老娘是子女应该做的,这么多年我只是心里顺不下那口气…”张某终于开口说道。
赵敏秀察觉到张某语气态度的变化,便说道:“你老娘就坐在这里的,你自己跟你老娘说。”
互道真心,达成调解
张某主动坐到王老太身边,拉着王老太的手,诉说自己这么多年心里的委屈和想法。说道:“这么多年是因为一些事情我们产生了隔阂,心里的疙瘩一直没有解开。法官给我说了很多,说到我心坎去了。但我这几年确实不好找活,经济上也有点困难。”
王老太听完情绪动容,也握紧了张某的手,表示理解。
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张某每月支付王老太450元的赡养费,并且承担王老太住院治疗医疗费的四分之一。
历时四个小时的调解,王老太和张某十二年的赡养纠纷得到圆满化解,张某签署调解协议的时候,更是主动提前支付了两个月的赡养费900元,并表示今后会经常联系看望王老太,母子亲情得到了修复。赵敏秀法官看着张某搀扶王老太走出法院大门,感觉很欣慰。
供稿:紫阳法院
作者:王梨梨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
2025-05-26 09:53:00
-
2025-05-11 10:21:00
-
2025-04-25 15:30:00
-
2025-04-24 15:07:00
-
2025-04-21 19:28:00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5-27
-
05-27
-
05-27
-
05-27
-
05-27
-
05-27
-
05-27
-
05-27
-
05-27
-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