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标签:
空调 遥控器 滤网 室内 排水管 清洁 您的 小时 中央空调 售后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实时讯息

用旋律烹调乡愁,奏鸣乡土新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20:30:00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君

七月清晨,平江老街的暑气还没爬上来,薄雾裹着江边水草的腥气,和老茶馆隔夜的茶香缠在一块,像层薄纱蒙在街口。

石板路被夜露浸得沁凉,脚踩上去“咯吱”响,老茶馆木门“吱呀”轻启,萨克斯风混着水汽飘出来,润得人耳朵发痒。何艺辉伫立在谱架前,手指在按键上灵动跳跃,《平江十大碗》的曲调才刚初露端倪——这是他专门为老家宴席创作的“音乐菜单”。

案头,中国乐器协会萨克斯管·电吹管艺术专业委员会对何艺辉的理事聘书边上,压着平江县水务局原副局长余汨春填的词。“蒸碗里的乡愁”那行字,让晨露洇得软乎乎的,像要化进老平江的烟火里。

三市小学:梧桐树下的音乐萌芽

三市小学的梧桐树刚刚冒出新芽,9岁的何艺辉蹲在操场边上,看着父亲擦拭那支靠努力挣来的旧萨克斯。太阳透过树叶,在金属管上砸出碎金似的光,远处农户家的炊烟,正慢悠悠往云里钻。

“这铁家伙能把日子吹成歌,就像咱平江十大碗,一碗装着一箩筐故事。”父亲这话,成了他音乐路上的第一块“引火柴”。

往后三年,学校那间旧得掉漆的音乐教室,成了他的“秘密基地”。一放学,他抱着萨克斯就往里蹿,练到腮帮子发酸,就趴窗台瞅校门口的阿婆——蒸米糕腾的白气、炸油墩子“滋啦”的响,慢慢在他心里攒成了拍子。

等《回家》的旋律头一回顺顺当当从指尖流出来,正好撞上学校端午宴,乡亲们端着十大碗往食堂里挤,有人隔着窗户嚷:“这调子,跟咱碗里的梅干菜扣肉对味!”

平江到长沙班车上的乡土味迁徙

2004年下半年初,何艺辉挤上从平江发往长沙的班车,琴盒里除了萨克斯,还塞着一本手抄的平江民谣。

在专业院校的琴房里,他盯着乐谱发愣,心想:“爵士乐这种说变就变的即兴风格,怎么跟咱们办酒席时临时添菜的情况如出一辙呢?”

为了让电吹管活出柴火灶的热乎劲儿,他把平江县管乐协会排练室折腾得发烫;想让《平江十大碗》里“全家福”的热闹实打实“飘”出来,改和弦改到同学凑上来喊:“哟呵,咋听着像蒸笼掀盖,菜香直往鼻子里拱!”

七年求学路,他像个守着土灶的大厨,把扎根骨头里的乡土味,熬成了音乐里的“独家酱”,顺着旋律缝儿,全渗进去了。

简青大桥边:让乡亲听见生活的旋律

2024年回到平江支教后,何艺辉经常带着学生在简青大桥边举办“音乐宴席”。他将《平江谣》改编成电吹管曲,前奏刚一响起,便十分抓耳,一旁摆摊的阿婆直接把揉面盆当作鼓来敲,随着节奏“当当”打起了拍子——那节奏,与她揉面时的力度分毫不差,宛如预先约定好的暗号。

去年端午,汨罗江边的演出令人大饱眼福。他带领留守儿童用萨克斯吹奏自己创作的《蓝墨水的遐想》,余汨春在人群中悄然抹泪。后来,这位作词人为十大碗填了词,何艺辉一看便心领神会:“‘土陶罐里煨岁月’,唱的哪里是菜呀,分明是咱乡下人的根呐!”

在新曲子《平江十大碗》中,“山歌嘹亮响云天”这一旋律节节攀升,恰似嘹亮山歌追逐着天边云彩;“十大碗里情意长”的节奏沉稳有力,仿若宴席上亲朋好友碰杯时发出的厚重声响。

他特意为电吹管增添了唢呐的那股明亮劲儿,正如他所说:“就像宴席上突然响起的炮仗声,热热闹闹中透着平江人的实在。”排练时,送菜的农户站在门口聆听,不禁念叨:“这曲子,能让在外的孩子勾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平江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吴巍松品味后说道:“我们平江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艺辉的创作,将平江十大碗的烟火气息与现代音乐的新颖活力完美融合,打造出一道‘文化家常菜’,既让年轻人喜爱,又吸引外地人聆听。这无疑是乡村文化振兴最为生动的实践!”

理事新使命:让乡土旋律绽放更广阔舞台

当选专业委员会理事的那天,何艺辉正在教留守儿童吹奏《平江十大碗》简谱版。当喜讯通过电话传来时,窗外送菜的三轮车“哐当”驶过,车斗里的青菜挂着晶莹的露珠,亮闪闪的,恰似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

抚摸着烫金的聘书,他忆起余汨春所写的“一碗接一碗,乡愁续新篇”,喉咙不禁发紧,话语却掷地有声:“这理事可不是徒有虚名的头衔,得让更多人知晓,乡村烟火中藏着最具韵味的音乐瑰宝。”

他谋划着让《平江十大碗》走进更多校园、登上更大舞台,“就像我们待客时必定会端上十大碗一样,一定要让全国都听到岳阳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前几日,“1928天岳大舞台”在平江举办首演。演出前奏刚起,便十分勾人耳朵,卖粽叶的李婶当即跟着哼唱“山歌嘹亮响云天”。后排身着校服的学生悄悄举起手机,将“十大碗里家团圆”录制下来,称要发给在外省打工的父母。

在外打工十年的王叔听完,不禁抹了抹鼻涕,感慨道:“听到这一句,感觉爹妈就坐在我身旁!”散场之后,老乡们追着何艺辉问道:“什么时候再演出?我叫上在外打工的儿子,回来听个痛快!”

暮色渐渐笼罩工作室时,《平江十大碗》的曲调飘了出来,与七月夜风吹过稻田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何艺辉轻轻拍着手,琴盒在光影中跃动,宛如老家灶台上的火苗。

当年,这火苗照亮了少年前行路上的晨雾与星光;如今,它正随着旋律,将每个乡村的日夜都焐得暖烘烘的,静候着下一个清晨,再幻化成老街崭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