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标签:
空调 遥控器 滤网 室内 排水管 清洁 您的 小时 中央空调 售后
首页 > 小说推荐 > 小说推荐

《俞夏周远》纸鹤未抵达的星空小说最新章节目录及全文完整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12:39:07    

高三开学那天的阳光,是那种被夏末最后一丝热意烘得懒洋洋的金色。

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永远是俞夏的专属领地。

她将自己嵌在宽大的橡木书桌与墙壁形成的夹角里,鼻梁上架着的黑框眼镜滑到鼻尖,

镜片后的眼睛专注地落在摊开的《小王子》上。钢笔在笔记本上移动的沙沙声,

混合着窗外蝉鸣的余韵,构成了她对抗整个喧嚣世界的屏障。“请问这里有人吗?

”清朗的男声像一颗被投入静湖的石子,惊得俞夏手里的钢笔猛地一顿,

在纸上划出一道歪斜的墨痕。她下意识地抬头,

逆着光看见一个穿着崭新蓝白校服的男生站在对面。他很高,身形挺拔,

阳光从他身后的玻璃窗涌进来,在他发梢镀上一层毛茸茸的金边,让她看不清具体的样貌,

只觉得那轮廓像是从青春电影里走出来的。“没、没人。”俞夏迅速低下头,

手指紧张地把笔记本往怀里拢了拢,试图遮住那道突兀的墨痕。男生放下书包时,

不小心碰倒了桌角那摞她攒了半个暑假的读书笔记。

最上面那本精装版《小王子》“啪”地掉在地上,书脊磕在水磨石地面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弯腰捡起,指尖无意中拂过扉页上俞夏用娟秀小字写的批注:“驯养是彼此的羁绊,

也是孤独的解药。”“你也喜欢这本书?”他的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惊喜,俞夏抬起头,

正好对上他笑弯的眼睛。那是双很亮的眼睛,像盛着夏夜的星星,眼角有几道浅浅的纹路,

笑起来时显得格外生动。“我最喜欢小王子与狐狸那段对话,‘你下午四点钟来,

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俞夏愣住了。她一直觉得,

会读《小王子》的男生应该是文质彬彬、带着点忧郁气质的,而眼前这个男生,

穿着干净的白球鞋,手腕上戴着块运动手表,看起来更像是会出现在篮球场而非图书馆的人。

她犹豫了几秒,还是轻轻点了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已经磨出的毛边。

“我是周远,今天刚转学过来。”他自来熟地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下,

动作轻快得像只跳跃的小鹿,“你是哪个班的?”“高三七班,俞夏。

”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几乎要被窗外的风卷走。“真巧,我在八班,就在你们隔壁。

”周远从书包里掏出一个草莓牛奶,“啪”地拉开拉环,又从里面拿出另一个,

推到俞夏面前,“刚在楼下超市买的,给你。”牛奶盒上还带着冰镇的凉意,

透过薄薄的纸壳传到俞夏指尖。她下意识地想说“不用了”,但看到周远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小声道了谢,把牛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角,

和自己的保温杯并排摆着。那天下午,周远就坐在对面安静地看书。

他看的是一本厚厚的物理习题册,偶尔会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遇到难题时会微微皱起眉头,解开后又会舒展开,嘴角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俞夏偷偷抬眼看了他几次,发现他翻书的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书页里沉睡的文字。

放学**响起时,周远收拾书包的动作顿了顿,忽然抬头问:“明天午休,

我还能来这里找你吗?我对学校还不熟,你能不能带我认认路?”俞夏看着他眼里的期待,

点了点头。接下来的两周,周远每天午休都会准时出现在图书馆。他总是带着两盒草莓牛奶,

一盒推给俞夏,然后坐在对面,有时做题,有时看闲书。他们之间很少说话,

却有一种奇妙的默契在悄悄滋生。俞夏渐渐习惯了对面椅子上那个身影,

习惯了草莓牛奶的甜香,甚至开始在午休**响起前,就下意识地看向图书馆门口。九月底,

校园朗诵比赛的海报贴满了教学楼的走廊。海报上印着“青春之声”四个艺术字,

背景是往届比赛的照片,舞台上的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眼神明亮,意气风发。

俞夏每次路过都会匆匆低下头,她不喜欢站在人群面前,

光是想象被那么多双眼睛注视的场景,就会让她手心冒汗。那天午休,

周远却突然在她的课桌前蹲下,仰着头看她,眼睛亮晶晶的:“俞夏,

我们组队参加朗诵比赛吧?你选诗,我来朗诵。

”“我不擅长在人多的地方……”俞夏捏着笔的手指关节泛白,声音细若蚊蚋。

周远突然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腕。他的掌心很暖,带着阳光晒过的温度,

那温度顺着皮肤蔓延开来,让俞夏的心跳漏了一拍。“但你的声音很好听,像山涧的泉水,

不该只被我一个人听见。”他的声音很认真,眼神里没有丝毫玩笑的意味,“就当是陪我,

好不好?”俞夏看着他眼里的期待,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他们选了聂鲁达的《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俞夏喜欢这首诗里那种克制又汹涌的情感,

像是把千言万语都藏在沉默里。排练定在每天放学后的空教室里,

夕阳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周远站在光影里,

手里拿着打印好的诗稿,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遥远而且哀伤,仿佛你已经死了。”俞夏坐在教室后排的椅子上,看着他挺拔的背影,

忽然觉得这首诗里的寂静,好像有了具体的形状。轮到她合诵时,她的声音还是有些发紧,

周远就停下来,走到她面前,笑着说:“别紧张,就当我们还是在图书馆,只有我们两个人。

”他的笑容像一剂良药,让俞夏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他们一遍遍地练习,

从磕磕绊绊到越来越默契。周远会记得在她换气的地方放慢语速,

俞夏也能准确地接住他递过来的情绪。有一次,读到“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时,

周远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停留了很久,久到俞夏的脸颊都开始发烫,才慌忙移开视线。

比赛那天,俞夏紧张得在后台的洗手间里吐了两次。她盯着镜子里脸色苍白的自己,

后悔得想打退堂鼓。就在这时,周远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颗薄荷糖,

不由分说地塞进她嘴里:“别怕,想象台下全是南瓜。”他做了个夸张的鬼脸,

把自己的眼睛挤成了一条缝,逗得俞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薄荷的清凉在舌尖蔓延开来,

也驱散了些许紧张。他们走上舞台时,聚光灯打在身上,暖融融的。

俞夏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脏又开始狂跳,但当她转头看向身边的周远时,

看到他眼里的鼓励,忽然就平静了下来。“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仿佛你消失了一样……”周远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俞夏深吸一口气,加入进来,声音虽然还有些轻,却很稳定。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像两条缠绕的溪流,缓缓流淌过每个人的心田。表演结束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们获得了第二名,领奖台上,周远突然伸手,把俞夏拉到自己身边,

在她耳边轻声说:“看,我就说你能做到。”他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带着淡淡的薄荷香,

俞夏的脸颊又开始发烫,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朗诵比赛后,

他们的关系变得更近了。周远会在课间跑到七班门口,等俞夏出来,

塞给她一颗糖或者一张写着诗句的小纸条。那些纸条上的字迹龙飞凤舞,

却透着满满的认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

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余光中”。俞夏把这些纸条小心翼翼地夹在《小王子》里,

像收藏着一颗颗珍贵的星星。十月中旬的文学社活动,主题是“青春与梦想”。

社长让大家自由组队,合作完成一个节目。周远毫不犹豫地拉着俞夏的手,

对社长说:“我们一组。”他们选了一首顾城的诗,《门前》。排练的时候,

周远突然说:“我们不如加点动作吧?”他拉着俞夏的手,教她怎么配合诗句的节奏摆动,

怎么在“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时,做出风吹草动的样子。俞夏一开始很拘谨,

动作僵硬得像个木偶。周远就耐心地教她,一遍遍地示范,直到她能自然地跟上节奏。

活动那天,他们站在文学社活动室的小舞台上,配合默契,赢得了社员们的一致好评。

社长笑着说:“你们俩真是天生一对。”俞夏的脸“唰”地红了,偷偷看了一眼周远,

发现他也在看她,眼里带着笑意。从那以后,周远开始带俞夏做很多她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他会在晚自习中途拉着她溜出学校,跑到教学楼顶看星星。深秋的夜空格外清澈,

星星像撒在黑丝绒上的钻石,明亮而璀璨。周远会指着那些星星,给她讲星座的故事,

讲猎户座的腰带,讲北斗七星的形状。“你看那颗最亮的星,

”周远指着天空中一颗耀眼的星星,“那是天狼星,传说中它是猎人的猎犬变的。

”俞夏仰着头,看着那颗星星,觉得它像是周远的眼睛,明亮而温暖。

他会带她去学校附近那家最辣的火锅店,点一桌子红彤彤的菜。俞夏不能吃辣,

第一口就辣得眼泪直流,周远赶紧递给她一杯冰可乐,笑着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然后把她碗里的辣椒一点点挑出来。他会在下雨的时候,拉着她在雨中奔跑。

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和衣服,却浇不灭心里的快乐。他们跑到操场边的躲雨棚下,

浑身湿透,却笑得像个孩子。周远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巧克力,掰成两半,

递给俞夏一半:“你看,雨过天晴了。”俞夏看着他脸上的水珠,看着他眼里的笑意,

觉得自己心里那个封闭的小世界,正在一点点被打开,透进了光。十一月初,

周远开始频繁地请假。有时是一上午,有时是一整天。他回来的时候,脸色总是很苍白,

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像是没睡好。俞夏问他怎么了,他总是笑着说:“没事,

就是有点感冒。”但俞夏能感觉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上课的时候会时不时地按住胸口,

眉头微蹙,像是在忍受什么痛苦。有一次,他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俞夏帮他整理散落的试卷时,一张折叠的纸从他的书包里掉了出来。那是一张病历单。

上面的字迹潦草而专业,

俞夏只看懂了几个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三级”“建议住院治疗”。

那些冰冷的医学术语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瞬间刺穿了俞夏的心脏。

她拿着那张纸的手抖得厉害,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那天放学后,

《俞夏周远》纸鹤未抵达的星空小说最新章节目录及全文完整版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