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每月上交一条芙蓉王”,“微权力”咋异化成了“微腐败”?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图源:郑州经开区联合调查组
近日,有摊贩爆料称,郑州夜市摊主被索“保护费”,要求每个摊位每月上交一条价值两百多元的芙蓉王牌香烟。
5月11日晚,郑州经开区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媒体报道经开八大街地铁口夜市摊贩收取香烟初步调查情况的通报》。通报称,经初步核实,经开区明湖办事处涉事人员袁某某,涉嫌授意个别夜市商贩,向其他夜市商贩收取香烟,现已对袁某某停职调查,并依法依纪从严从快处理;对其他涉事人员,下一步将根据深入调查情况,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本以为此事只是个别商贩“拉大旗作虎皮”进行坑蒙拐骗以及敲诈勒索,没想到背后竟然真站着一位公职人员。手握公权力,不思为民谋福祉,却在老百姓的钱包上动歪心思,甚至还明目张胆以“保护费”的名义“吃拿卡要”。人家是“用权服务”,他这是“用权变现”。有点小权就任性,有点身份就嚣张,这位公职人员眼里,哪里还有百姓,哪里还有法治,只有他自己的私欲私利。我们不解的是,他这是吃了哪里的熊心豹子胆,敢做这种违法违德还很容易东窗事发的事儿?
索要香烟的人表示,这些香烟是用于“打点城管关系”,以换取日常巡查的“豁免权”。按照举报人的说法,交了烟的摊位确实相安无事。相比于索要香烟本身,“递烟开路”“花钱买平安”真的有用,更令人细思恐极。一条香烟竟然这么管用,能让执法束手,规则失守?这位公职人员一个人就有这么大的能耐?管理权咋就成了“抽成权”?
据当地媒体此前报道,那一片夜市大概有20多户的摊贩交了香烟,一个月收20多条烟。以此来推算,一年就可收近300条烟,一条是200多元,一年收的烟也值五六万块。这位公职人员一个人抽得完吗?他到底具体是什么身份和职务?为什么官方通报里连这个细节也要模糊处理?他背后到底还有没有站着其他人?此案背后有没有相互勾结的利益共同体?
这些都是公众的合理关切,是通报的“未竟之问”,有待当地进一步解释和回答。此事看起来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恶劣。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情况,导致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下降,甚至放大“破窗效应”。
此案是“微权力”滋生“微腐败”的典型案例。涉事公职人员,思想异化了,屁股坐歪了,当然是权力变味、“公权黑手”伸长的主要原因。但除此之外,也少不了相关单位管理缺失、基层治理的不透明,基层相关制度和监督的缺位,进而让权力寻租有了可乘之机。
此事中尤其值得点赞的,当属那位勇敢站出来的举报人,他没有“逆来顺受”“卑躬屈膝”,而是直接选择“硬杠”,打破砂锅问到底,要的就是一个公开透明,一个公平正义的交代。这是监督该有的模样,倘若这样的人再多一些,“特权”“潜规则”的生存空间自然就越来越小。
“每月上交一条芙蓉王”的事能够发生,当地还需要深刻反思的是:在护航“烟火气”,助力“夜经济”上,是不是还不够用心用情,管理服务还不够规范到位?是不是民生思维还有所欠缺,执法还不够柔性?是不是城市管理者与商贩之间的关系还停留在“猫鼠游戏”的阶段,而不是城市文明与烟火气的“共建者”?同样是在河南,许昌的城管就能做到城市执法有精度,服务管理有温度,让管理实现人性化,充满人情味儿,并得到群众的一片好评,郑州经开区咋就做不到呢?
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一定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和呵护上。小商小贩的生存境况,也直接关联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让商贩不被为难,让城市烟火气越来越浓,既靠法治,也靠善治。
“转载请注明出处”
-
2025-05-12 20:22:00
-
2025-05-12 08:43:00
-
2025-05-12 08:27:00
-
2025-05-12 08:17:00
-
2025-05-11 13:35:00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5-12
-
05-12
-
05-12
-
05-12
-
05-12
-
05-12
-
05-12
-
05-12
-
05-12
-
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