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这群“棒垒小将”跑出全国一等奖
【来源:合肥在线】
在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大杨分校的操场上,傍晚的风里混着汗水和草地的味道,金属棒击中球的声响此起彼伏。
这群一年级、二年级的孩子刚从贵州带回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一等奖——5年前,他们还不知道棒垒球是什么,如今在赛场上和全国劲旅短兵相接。
奖杯闪亮,背后是数不清的早晨与傍晚、一次次“再来一次”的训练,以及在奔跑和挥棒中逐渐长大的自己。

夕阳下的操场,呼吸仿佛都带着节奏
傍晚6时,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大杨分校的操场热气还没散尽。西边的天空被晚霞染成橘红色,塑胶跑道上还留着白天的余温。
棒垒球训练区被一圈绿色的网围着,里面是一片比蝉鸣还热烈的声浪:球棒击球的“啪”声、鞋底急停的摩擦声、孩子们的喊声交织在一起。
一个瘦小的身影挥棒击中白球,球飞过投手头顶,越过二垒的防守员,落在外野草坪上,带起零落的草屑。
他的脚步已经踩在一垒,抬眼看向二垒的队友——对方冲他挥手,示意继续跑。跑到三垒时,他喘得胸膛起伏,额头的汗顺着脸颊滑到下巴,滴在深色的球服上。
“快传!注意脚步!”主教练琚超启的声音盖过了夕阳下的蝉鸣。
分组训练正进行到传接球环节,几名一年级的小队员接到球后用力一甩,球在空中划出漂亮弧线,并落进队友手套里。
二年级学生李智博刚从三垒跑回本垒,脸上全是汗:“第一次去贵州打比赛,我特别开心,也特别激动。”
这股兴奋不止在赛场上——回到学校,训练依旧让他心里有种“要继续跑”的劲头。
在场边等待的三年级学生储欣慧依稀记得,第一次跟着五年级去比赛时,紧张得没发挥好。
回来后,她常常在家对着墙一个人练挥棒,有时趁没人时跑到操场打球,“这样让我积极了很多,不怕上场了。”

琚超启的训练节奏很有讲究。
早晨课前20分钟练击球和接球,这是他认为体力最充沛、专注度最高的时间段;下午集训则重点磨合团队配合:跑垒、传接、防守一环套一环,几乎没有空当。
“这样安排,是为了让他们在比赛中能迅速反应、相互呼应。”他说。
孩子们早已习惯这样的强度。手上磨出茧子、膝盖磕出青都不叫苦,“再来一次”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看台上,几位家长坐成一排,有的拍视频,有的趁间隙递水。
汪莉莉的孩子是主力队员,她说:“国赛集训那十天,不管多热,我都在场边看着,哪怕只是帮递瓶水,也想在那儿。”
这种日常,在这个操场上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从零出发,再到全国一等奖
2019年前,大杨分校的操场上还没有棒垒球的身影。
校长王志芳记得,当时学校正探索“五育融合”,“棒垒球既有团队合作,又有规则意识,还能培养礼仪感,很适合孩子。”于是,学校腾出场地,引进专业教练,购置球棒、手套、垒包等。
第一批孩子刚接触棒垒球时,握棒姿势、脚步移动全要反复练;有人嫌累想放弃,有人训练时偷偷抹眼泪。教练和队友会拍拍他的肩膀说:“没事,我们一起。”这种互相拉一把的习惯,成了这支队伍最早的默契。
2023年,球队正式组队,先打市赛,再闯省赛,一路积累经验。今年,他们从省市赛突围,闯进全国赛场。
教练孙亦琦说:“每一场比赛都在积累,不只是技术,还有心态。”
今年的全国赛设在贵州,赛程密集,强队云集。对大杨分校来说,内蒙古队是最大的对手——体能强、进攻快。
琚超启坦言:“他们的防守差一点,但进攻比我们好。不过我们这批孩子经过一到两年的训练,已经能和他们打得有来有回。”
全国赛场上,大杨分校的小队员面对来自各地的对手,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沉稳。落后时,他们会击掌互相鼓劲;领先时,也不掉以轻心。
查俊杰说:“刚开始我怕挥不到球,后来明白,挥棒不是为了打球而打球,是为了帮团队争取机会。”
在关键场次中,他们用精准的击球、干脆的触杀和稳住局面的防守,把训练场上的每一次重复动作都兑现到比赛里。最终,孩子们捧回了全国一等奖的奖杯——这不仅是成绩,更是自我证明:他们的汗水、坚持和团队精神,可以在全国赛场上被看见。

赛场内外的自信和礼仪是更加珍贵的收获
全国赛带回的不只是一座奖杯。
王志芳在贵州注意到,别的队员见到教练、裁判会脱帽问好,大杨的孩子们很快学会,并坚持下来。
“这些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变得聪明、好学、有礼貌,这种变化比奖杯更让人欣慰。”她说。
如今,大杨分校的棒垒球梯队已形成——一年级的入门训练、小队、中队、大队的分级培养,构成了良性循环。体育在这里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孩子们学习合作、自律、担当的课堂。
“孩子们一次次比赛中,反应力、配合度、坚韧的精神都在提升,他们也越来越热爱运动。”王志芳说。教练组计划在下一阶段强化体能和战术训练,为更高水平的比赛做准备。
操场上的挥棒声还在继续。傍晚的微风里,他们一次次冲刺本垒,也在为更长远的赛道积蓄力量。那份在贵州赛场上留下的自信和礼仪,会随着他们长大,延伸到更多舞台。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王书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2025-08-18 00:33:00
-
2025-08-17 08:45:00
-
2025-08-15 11:08:00
-
2025-08-14 12:06:00
-
2025-08-13 13:48:00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8-18
-
08-18
-
08-18
-
08-18
-
08-17
-
08-17
-
08-17
-
08-17
-
08-17
-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