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威首例!经肛经腹腔镜吻合口狭窄切除重建术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李凌峰
直肠吻合口狭窄是结直肠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引发肠梗阻、大便频繁等症状,还让许多患者面临永久性造口的困境,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科张振彬博士,在烟威地区首次开展经肛经腹腔镜吻合口狭窄切除重建术(redo),成功为这部分患者“二次保肛”,让他们有望彻底告别“粪袋”束缚,重燃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
新技术助力,六旬患者彻底告别“粪袋”
67岁的陈女士最近接连遭遇多重打击。四个月前刚做完直肠癌根治手术,还在恢复期的她就又遇到了新困扰,粪便不受控制地从阴道流出,浓烈的恶臭如影随形。这让原本爱出门的她彻底闭门不出,整日被羞耻与焦虑笼罩,脸上彻底没了笑容。

张振彬(中)在手术
“简直生不如死,活得特别没有尊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陈女士至今仍心有余悸。辗转多家医院,先后尝试多种方式进行治疗均不见效。经人介绍,她慕名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科。详细询问病史并完善相关检查后,主治医师张振彬诊断其为直肠阴道瘘合并乙状结肠下段肠腔局限性狭窄,其中狭窄部位最窄处仅约0.5毫米,病情十分棘手。
考虑到陈女士的实际情况,张振彬及团队决定采用经肛经腹腔镜吻合口狭窄切除重建术,为其解决直肠阴道瘘及吻合口狭窄的问题。手术进展得十分顺利,历时近5个小时,困扰陈女士的直肠阴道瘘被精准修补,狭窄的肠段被完整切除,代直肠与远端直肠肛管实现了无张力吻合。术后经过精心护理,陈女士恢复良好,终于摆脱了“粪袋”的束缚和恶臭的困扰。“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种幸福无以言表。”陈女士感慨万千。
三大优势明显,告别“造口之痛”不再难
陈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此前因重度吻合口狭窄需进行永久性造口的患者,如今有了关闭造口、恢复经肛门排便的机会。经肛经腹腔镜吻合口狭窄切除重建术的运用,不仅让这部分患者有机会摆脱造口袋的束缚,肠梗阻、大便频繁等症状也将明显改善,告别“造口之痛”不是梦。
“相当于双管齐下,让‘二次保肛’成为可能。”张振彬介绍,传统经腹切除重建手术很难彻底切除吻合口周围疤痕组织,新的代直肠无法拖出与远端直肠肛管再次吻合,吻合口漏发生率很高,不少患者不得不接受永久性造口。

张振彬(左)在查房
张振彬解释,经肛经腹腔镜吻合口狭窄切除重建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的限制,优势十分明显。“首先,经肛途径可直接抵达狭窄直肠病变位置,代直肠与远端直肠肛管吻合更便捷,大幅降低了再次重建的技术难度。”张振彬进一步解释称,从远端正常直肠肛管进入,可将狭窄疤痕段通过腔镜放大作用完整地切除,不仅能对周围正常组织减少误伤,还可以明显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此外,手术创伤小,仅通过在腹部打几处小孔及经肛取出标本即可无需额外增加腹部切口,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回归正常生活。
以患者为中心,用技术温度守护生命尊严
为解决造口患者的实际困扰,张振彬曾赴广州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交流学习,带回了关于直肠阴道瘘治疗的新技术和先进理念,并陆续应用于放射性肠损伤及直肠吻合口狭窄等领域。一系列以技术温度护航生命尊严的尝试,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认可。

张振彬(左)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造口不仅意味着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更会给患者蒙上沉重的心理阴影。”张振彬深有感触地说,永久性造口患者需终身携带造口袋,不仅日常生活受限,还会严重影响社交,生活质量一落千丈。此次新技术的开展,不仅体现了烟台毓璜顶医院在微创外科领域的技术突破,更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不断追求医疗品质的责任担当。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2025-08-13 19:35:00
-
2025-07-28 10:38:00
-
2025-07-27 12:53:00
-
2025-07-14 13:09:00
-
2025-07-13 10:39:00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8-13
-
08-13
-
08-13
-
08-13
-
08-13
-
08-13
-
08-13
-
08-13
-
08-13
-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