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标签:
中国 美国 亿元 关税 企业 公司 万元 产业 项目 政策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实时讯息

南琶遇上北琶,梨园科步碰撞街舞!2025全国南戏展演在泉州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14:36: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文 林良标/图

4月30日晚,2025全国南戏展演暨第三届海丝泉州戏剧周在泉州府文庙广场精彩启动。南琶与北琶对弹、梨园科步与街舞碰撞、木偶与机器人共舞,在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之间碰撞出酷炫而高雅的舞台风潮。

据悉,本届全国南戏展演入选国家级交流推广项目,将海纳泉州本土戏曲,联动全国6个省市珍稀剧种,汇聚12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50多位海内外学者,共同推出42部经典剧目,让古老戏曲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六大剧种献上跳加官

提线木偶与AI机器狗共舞

南戏,是宋元时期流行于我国东南地区的戏剧表演艺术形式的总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重要源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广泛影响着众多古老剧种,具有巨大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活动伊始,在祭煞驱邪、纳吉迎祥的庄重氛围中,四位身披靠旗的提线木偶护国武将以一出《四将开台》威震四方,虔诚恭迎戏神田公元帅踏棚祈福。

跳加官,源于古老的面具傩戏,是众多古老剧种同源共流却又形态各异的祈福仪式,寓意加官晋爵、金榜题名。随后,由永嘉昆曲、调腔、梨园戏、莆仙戏、梅林戏、婺剧六个剧种各具特色的程式在舞台光影中碰撞,为大家献上跳加官表演,祝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紧接着上演的是南音“四大名谱”之一《走马》的演奏,亮点莫过于跨地域、跨流派、跨风格的南北琶对弹。一南一北,一静一动,古朴典雅的南琶与雄浑大气的北琶和谐交融,使沉淀千年的传统雅乐焕发时代华彩。

来自北京大学风雷街舞社的年轻舞者将梨园戏“十八步科母”的手姿编进街舞,梨园戏传承中心的演员突破传统范式,呼应街舞的节奏。潮流的肢体语言融入传统的戏曲科范,构建起“破界·共生”的创新生态,拓展非遗活化的无限可能。

从秦朝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悬丝傀儡,操纵着活灵活现的现代猴子;而现代科技最前沿的AI机器狗,化身泉州传统萌宠——石敢当。随后,提线木偶戏《驯猴》与宇树科技AI机器狗共舞,生动演绎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共生。

三年手手相牵

南戏号召力逐渐扩大

南戏与古老剧种的生命在于传承。现场,婺剧《连环计》、梅林戏《梅林谣》、永嘉昆曲《牡丹亭·游园》、调腔《北西厢·请生》、五音戏《王小赶脚》、祁剧《杨门女将·探谷》、莆仙戏《状元与乞丐·孔词》、粤剧《帝女花·香夭》、高甲戏《昭君出塞》、晋剧《庄周试妻》、梨园戏《陈三五娘·睇灯》等剧目选段由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演员与小传承人联袂上演,从铁血豪情到市井百态,从婉转情思到生死大义,独具特色的唱腔声律和地域风情共绘中华戏曲的斑斓画卷。

延续前两届的保留节目,“大手牵小手”为启动仪式落下帷幕。婺剧、晋剧、粤剧、祁剧、莆仙戏、调腔、五音戏、梅林戏、永嘉昆曲等九个剧种的十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与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小鲤鱼合唱团的小朋友携手合唱《泉州有戏》。

“三年手手相牵,让越来越多的南戏古老剧种传承单位和青年传承人主动参与进来,越来越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来到现场,也让南戏展演品牌的吸引力和号召力逐渐扩大。”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张艳表示。

“连续三届的全国南戏展演,却有近三十个南戏及古老剧种的一百多个大小经典剧目在泉州展演交流。”中国剧协二级巡视员孙卫芝表示,可以说三年的展演浓缩了千年南戏的历史时光,开启一段传统纯粹、真诚温馨的戏曲旅程,这在当今的中国戏剧展演活动中是独特且意义重大的。

编辑:陈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