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触发”的情绪经济——湖南新消费观察之五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乐
“五一”假期的浏阳河畔,一场名为《烟花星球》的治愈系焰火秀点亮夜空。当金色花火在黑夜散为漫天星辰,北京游客小江不由惊叹:“加班熬夜的焦虑、租房通勤的疲惫,好像都在这烟花升空的刹那消散了。”
她的手机镜头里,映着身旁情侣相拥的背影,还有远处前来看烟花的人群——浏阳正用最炽热的方式,承接现代人的情绪暗涌。
情绪经济的“火苗”,从夜空蔓延至街头巷尾。工位上“禁止蕉绿”的盆栽、被捏到变形的解压玩具、需要扛着走的大零食、网购“爱因斯坦的脑子”……新消费热点就这样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场景中被“引爆”。
买的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被懂得”
在长沙黄兴路步行街,奇谷米次元街区经营着数家谷子店,各种“谷子”琳琅满目。大学生小温捧着刚入手的棉花娃娃,眼角眉梢满是喜悦:“不要太可爱呀!”她告诉记者,这样把“幸福”捧在手心里,就当是对抗毕业焦虑的“特效药”。
她的身后还有成群结伴的中学生,围在一面挂满吧唧的展示墙前,一边挑选一边交流哪个更好看。这种被称为“吃谷”的消费热潮,折射出Z世代对情绪价值的强烈需要——或许他们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一种情感寄托。
“谷子”源自二次元文化,是“goods(商品)”的谐音,通过徽章、立牌、色纸等小物件,将对虚拟世界的热爱具象为触手可及的陪伴。

(长沙奇谷米次元街区,密密麻麻签满字的展板。 刘乐 摄)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1201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1689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3000亿元。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管健指出,情绪消费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受到情感驱动,追求产品本身带来的情感满足和心理慰藉,进而达成对心理补偿的行为。
当48.7%的Z世代坦言消费决策受情绪主导(来自MobTech袤博科技的数据),意味着实用性暂居其次,情感共鸣也就成为他们消费的核心驱动力。
情绪经济的商业势能,远不止于此。在距长沙60公里的浏阳,另一场情绪经济盛宴正在上演。“五一”假期前两天,超20万游客涌入这座烟花之城,带动全市旅游收入同比增加一倍以上,“浏阳烟花太超前、太震撼”在社交平台不断被刷屏。
以谷子、烟花为代表的情绪经济,其逻辑或许就在于,消费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背后那个“被看见”“被治愈”的瞬间。
连接情感、撬动需求,情绪赛道的“湖南解法”
“湖南可以在全国率先把情绪经济搞起来!”湖南省两会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的这一论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
确实,湖南的情绪经济有着一股草根韧性。当一线城市用大牌包装精致生活,湖南则用本土品牌来撬动多数人的情感需求。
浏阳庆泰公司的转型堪称范本。面对环保禁令和审美迭代等压力,庆泰不再满足于小产品市场,转而深耕做“有故事的烟花”。
2024年12月7日,其“天空之门”高空烟花秀火爆出圈,抖音流量超6.1亿,全网流量超10亿。“落下的烟花是逝去亲人的眼泪”,代表永不失联的爱,网友纷纷评论,“被烟花感动了。”
浏阳烟花将产品嵌入人生重要场景,从“放烟花”到“造记忆”,让情绪消费从瞬时刺激升维成情感连接的长期主义,用刹那绚烂标记人生中的美好时刻。

(游客在浏阳某露营基地,欣赏烟花表演。 刘乐 摄)
在护肤赛道,水羊集团用“科学精研+用户共创”破局红海竞争,包括利用2000万私域用户的实时反馈,开放“配方图书馆”等参观体验区,通过AI肌肤检测、虚拟试妆等技术增强互动体验。“情绪消费不是玄学,而是需求痛点的精准狙击。”该品牌负责人坦言。当情绪价值被量化、验证,才能把一时的冲动消费转化为持续信任。
零食赛道的鸣鸣很忙集团,则深谙情绪经济的AB面。其“零食很大”主题店用大零食包装制造社交货币,单日营业额破102万元;与此同时,用1.5万余家社区店构筑其“毛细血管”,以量贩式低价策略满足日常刚需,年销超555亿元。
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表示,升级消费今年将聚焦“人、企、市”升级消费,顺应消费由“悦人”向“悦己”转变的发展趋势。
情绪价值也有保质期,怎样才能“不过期”
“快乐税”交完了,情绪价值如何续费?深入城市肌理去寻找答案吧。
在长沙东茅街的老茶馆,老旧木桌竹凳嘎吱作响,茶客的谈笑声与茶碗碰撞声交织。三五好友围坐,一壶清茶泡到发白,日常的匆忙与焦虑随着蒸腾的水汽消散。这里不洋气,却有着浓厚的市井烟火气。“茶未必多香,但一起扯扯谈,比刷手机韵味。”一位常客端着茶杯说道。
穿过七拐八绕的小路,走进岳麓山上的“老房子”,只为安静发个呆。“山风能吹散我完不成KPI的烦恼,鸟叫声比白噪声更疗愈。”长沙市开福区市民李女士说。不必提供精致服务,就能凭借一份“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体验,成为打工人的“情绪充电桩”。
在热闹市区中的海信广场,Zoolung动物园的“卡皮巴拉”水豚诠释着另一种面对生活的方式。“五一”假期,年轻人挤在玻璃幕墙前,看它慢吞吞地嚼菜叶:“超稳定的情绪,让我觉得慢一点又何妨。”而在傍晚的洋湖公园,有很多散步的年轻人,他们来这里践行“20分钟公园效应”,在自然环境中“散散班味儿”从而更好地出发。

(Zoolung动物园的“卡皮巴拉”。受访者供图)
情绪经济,并非转瞬即逝的多巴胺,而是消费与心理需求的融合共生;并非孤立的商业风口,而是城市与个体情感的同频共振。从茶馆的喧闹到山居的寂静,“虚度时光”“放空”是被允许的,不必非要有颠覆性创新,却能像呼吸般融入日常。
在这里,我们的情绪不必“有用”,只要“接纳”;消费无需“划算”,只要“刚好”,当情绪价值不再是易耗品,就构成了生活的本味,情绪经济便有了长红的根基。
-
2025-05-04 20:02:00
-
2025-05-03 15:43:00
-
2025-05-03 04:27:00
-
2025-05-01 14:03:00
-
2025-05-01 07:45:00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5-04
-
05-04
-
05-04
-
05-04
-
05-04
-
05-04
-
05-04
-
05-04
-
05-04
-
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