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标签:
中国 美国 亿元 关税 企业 公司 万元 产业 游客 项目
首页 > 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

那些说不出的孤寂落寞,落笔都成了千古名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3 10:22:00    

-1-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在谪居永州期间创作了《江雪》。

此诗描绘幽静寒冷画面,展现渔翁清高孤傲。诗人以广阔背景衬托,如用 “千山”“万径” 等,使 “孤舟”“独钓” 更突出。“雪” 字笼罩全诗,营造空蒙遥远之感。

诗中渔翁形象是柳宗元的寄托写照,此诗以独特艺术特色,用具体手法摹写背景,用远距画面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与夸张概括统一,凝炼概括图景,塑造突出渔翁形象,体现其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

-2-

《月下独酌·其一》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公元 744 年,李白于长安官场失意时作《月下独酌》。

此诗写其孤寂忧愁情怀,以独白形式自立自破,如邀月与影共酌,先 “立” 后 “破” 又 “立”,最后得出与月、影 “永结无情游” 的结论。题目为 “月下独酌”,诗人用丰富想象表现复杂情感,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凄凉。

结尾两句点出孤独、冷清感受,如他诗中亦有孤独体现。此诗以独特方式展现诗人心境,一直为后人传诵。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十七岁时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彼时他漂泊于洛阳与长安间。

此诗朴素却有强烈感染力,开篇写诗人异乡孤独,“独” 与 “异” 字凸显其异地作客之感与思乡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自然质朴,具代表性。

后两句转笔写亲人团聚联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更显深厚。与杜甫《月夜》异曲同工,王诗似更不着力,展现诗人对故乡兄弟的思念之情。

-4-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创作时间无从考证,诗人登临此楼,即景生情而作。

此诗为吊古怀乡佳作,自然宏丽,不协律却音节浏亮。它具意境美,借传说落笔,意中有象、虚实结合;有绘画美,如诗如画,气象恢宏、色彩缤纷;还有音乐美,声音铿锵,清朗和谐。

此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备受推崇。传说李白登楼见此诗大为折服,其一些诗作也有仿崔诗格调痕迹。它将情思与景色交融,凄婉苍凉,令人叹为观止。

-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075 年,苏轼在密州写下千古悼亡词。中国文学悼亡之作众多,苏轼首创用词写悼亡,此词虽为 “记梦”,实则多为抒胸臆。

开头三句感人至深,“不思量,自难忘” 展现深沉情感。“千里孤坟” 等句沉痛诉说凄凉。下片 “记梦”,梦中还乡与妻重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奇崛妙绝。结尾回到现实,设想亡妻心境,余音袅袅。

此词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及身世感慨,深婉挚着,令人动情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