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标签:
中国 美国 亿元 关税 企业 公司 万元 游客 产业 项目
首页 > 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

苏轼吃到喜爱的橘子,马上写下一首词,不愧是北宋著名美食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2 09:20:02    

我是春天里出生的绿皮野兽

在秋夜里悄悄吞下十瓣月亮

这首小诗写得新颖别致,很有想象力。看到这首诗,我就在想,有没有写桔子的诗词呢?

最先想到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既然苏轼在这首诗里提到橘子,会不会在其他作品里也提及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首先在苏轼的作品里找,还真找到了一首专门写橘子的词。名为《浣溪沙·咏橘》

诗歌赏析,众人眼中的美食家

浣溪沙·咏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经过一夜霜冻,菊花残了,荷叶枯了,秋天就在菊残荷枯中到来了。

黄橙橙的新橘和绿油油的叶子互相映衬,光亮耀眼,竹篱茅舍掩映在青黄映衬的橘林里。

剥开橘皮,橘子的清香扑鼻而来,

尝一口新鲜的橘子,汁多饱满,汁水像泉水一样甘甜,唇齿留香,

女子的手,剥过橘子后三天还有橘子的香味。

词的上阕写橘树的生活环境和它的姿态,”菊暗荷枯“对应《赠刘景文》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句,

竹篱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里,一年好景都在此刻了。


竹篱笆,茅草屋,橘树林,这秋色有自然的野趣,有乡村的宁静,也有丰收的喜悦。

词的下阕写果实的清香甘甜。

通过剥开橘子,尝橘子,吃橘子三天后手有余香这三个过程,来说明橘子香甜可口。

”惊“”怯“”吴姬“都在说明吃橘子的是江南少女,更添加了一份娇媚,有佳人相伴,橘子也添了几分喜悦。

读完苏轼的《咏橘》,就想吃一个橘子,一首词就有这么大的说服力,苏轼不愧是北宋著名美食家,他如果生活在现代,一定会是全网最火美食博主。

托物言志,背后的寓意才是真实的苏轼

咏物的诗词一般都是用来言志的,《浣溪沙·咏橘》背后寄托着苏轼不为人说的志向。这要从”橘“这个意象说起。

一切都源于屈原的作品《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只有生长在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橘子,生长在北方接触的果实则苦涩难咽。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扎根于南国故土,这是上天赋予它的使命,凭什么力量也不能使之迁徙,改变它的志向。

屈原一生为楚国呕心沥血,推行改革,受到阻挠也从不言弃,多次流放也不改其志,

尽管在楚国寸步难行,他也从未想过去其它几国施展抱负,一展才华,

屈原就像橘树一样,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楚国是他的根,他的生命啊,他怎会舍弃自己钟爱的楚国呢。

一篇《橘颂》,成为屈原高风亮节,拳拳之心的写照。

自屈原《橘颂》始,橘子 就成为高风亮节的象征,和菊花,荷花一样受到仁人志士的赞扬。

苏轼把橘树和菊花、荷花对比,对橘树赞不绝口,也有此意。